与雨田遇新农,凝思三农之策

2021-07-28夜泯梓

农业历史长卷可谓是贯穿华夏洋洋五千年,同时也是我们立身之本。深入农业实践,是吾辈义不容辞的担当。正值七月中旬,公司开展了励兵秣马已久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赴宁德暖意“农”浓调研实践队以农学为本,在7月11日奔赴宁德福安开展实践调研活动。我们抱着知行合一、扎根农业、为新农人贡献所学所想的想法,毅然决然至雨田山庄中进行实践。

当我们踏上征途时,难以忘记的是漫长的车途:从高楼林立到苍松翠柏;从水泥柏道到碎石土路;从人声鼎沸到蝉鸣啾啾。万里蓝天,却不见片云,营造了太阳独领风骚的景象。或许意志坚定是扎根农业的必然要求,迎接我们的不是清风相拥,而是酷暑无情的炙烤。更何谈山路难走,对我们而言又是一趟负重越野,考验着我们对三农的热爱和抱负决心。

到雨田山庄的那刻,我们一眼望去是错落有致的西瓜散生在大田之中。凝望片刻,我们恍然发现山庄独树一帜,与周围的作物构成了别具韵味的画卷。雨田山庄远离了繁华城市的喧嚣,隐藏在孤寂乡村的安静。

在这里我们见到了雨田山庄负责人陈丽平。陈丽平看到风尘仆仆的我们,对我们极为热情,亲切地拉着我们聊起了家长里短,妥善地解决了我们的食宿问题。面对在实践过程中陈丽平的各种帮助,我们都心怀感激,也对新农人整体印象的认识加深了。



图为实践队在为田间除草做准备。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丁秋刚 摄

我于雨田山庄或有三叹,一叹曰寂寥:

雨田山庄位于宁德福安,三面环山,夹岸有清溪缓缓泻出,处于地势交通不便。意外的是,我们发现了靠近雨田山庄的岸边,还有一间久未修缮的古建筑。后来在陈丽平的解释下,我们才知道下坪仔村与外界的交通往来在以前全靠一艘小船来运输,而那栋“破庙”正是摆渡人的遗居故所。

暂居山庄几天后,陈丽平提出带领我们去村子里转转,体会一下下坪仔村的风土人情。我们欣然应邀,在准备好实践调研的材料,并商量着对村民探访的计划。我们走在乡间土路上,听着两旁悠悠虫鸣,发觉到这里是有别于城市的天空。在这伸手不见五指的上空,正是群星璀璨。可谓是“天高露清,山空月明,仰视星光皆光大,如适在人间。”

进入村子,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棵大王树,据陈丽平解释,这棵大王树不知存在了多少年,村里人逢年过节不忘来祭祀大王树。可能对村子人来说已经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树底下还有一条蜿蜒通向山腰的卵石路,不过被荒草覆盖的严严实实了。我们询问陈丽平才知道,这路曾经是官道,也是以前人民对外交流的通道。但是随着劳动力流失的非常严重,村子逐渐闭塞,这条难走的官道也就荒废了。

我于雨田山庄或有三叹,二叹曰追忆:

同时是这份与世隔绝造就了世外桃源的美誉,以往到雨田山庄的旅客对此美景都是赞不绝口的。听闻陈丽平说起过往经历,雨田山庄正处于是在巅峰时刻,山庄涵盖了许多种植方向,其中还有着樱花和孔雀的布局。

游客登船上岸迎面而来的是一丛丛怒放的樱花,在沿溪的岸边还有着多个石桌,供游客松海听涛,烧烤取乐的用处。大田中绳网上盘桓着百香果,与时常修剪的牧草构成了游人休憩的景点。每年主打的作物不同,决定了每年的经营理念的不同。陈丽平采用新农人的治田理念,开创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局面。

但是近几年天灾人祸比较频繁,使得生态农庄这个靠天吃饭的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冲击。

“创业是真的艰难,尤其是是我们搞农业的。”陈丽平说。山庄负责人陈丽平从最开始2016年山庄遭受洪涝灾害讲起,洪涝导致孔雀养殖场受损严重、果园被淹,后来又受霜冻影响,造成芭乐损失惨重。“虽然忍着眼泪没有掉下来,但是我知道我完了。”陈丽平哽咽道。

我于雨田山庄或有三叹,三叹曰企盼:

农业相较于其他产业创业,道路是崎岖和孤单的。靠天吃饭和生产周期长的两种要素大大局限了生态农业的发展。更何况,偌大的山庄常驻的就只有一个女人和一条狗相依为伴,在落日余晖下,映出的只有孤索寂寥。

图为实践队与陈丽平合影留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丁秋刚 供图

但是什么力量支撑着陈丽平一次又一次重整旗鼓,调整治理方针,维持生态农业的建设呢?我猜是一种希冀和热爱:对生态农业有发展栋梁之材的希望;有着对国家扶持农业的自信心;有振兴家乡经济的时代责任感;还有农学领域的热爱。

现今国家农业走到了发展的十字路口,不知道接下来的路该何去何从?但此次“三下乡”让我们明确了历史责任,属实难忘。新农人是当代社会需求的蓬勃群体,我们坚信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我们应致力于三农,将传统农业与高精尖科技相结合,踏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农业发展道路,这是当代大员工的思想指南,也是当代新农人的使命。(通讯员 丁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