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三下乡”社会实践】中青网(2019—07—30):支教感悟:所有一往情深都有袅袅余音

信息员:陈子恒发布时间:2019-07-31浏览次数:96

以下内容来源于:https://xiaoyuan.cycnet.com.cn/s?uid=1339566&app_version=1.1.7&sid=431485&time=1564576232&signature=Mvg9Vr5WAX3dJejlq6GaJO0xmSn9JZ1woYk2PpNxbRZEDzmnLQ&sign=2b2222b51da92ab714a88de7c1ee2af4#


支教,是我进入大学以来做过的最具意义的决定,也应是最正确的决定。更是为了实现我一直以来的小愿望,我自小在农村长大,在学业有所成就的时候,能够来到山区,为大山深处的孩子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略尽微薄之力,对孩子将来的人生产生一些细微的影响,我也会很满足。夜深人静之时,回想两年的大员工活,能真正记住的也没几件事,感觉有些不知所措,常常在深夜感到迷茫,找不到未来的方向,但是经过这次支教,通过与孩子和村民的接触,让我有了一些方向,可以回到基层,真正地从日常去关注村民孩子之所需。

我觉得这次支教对于自己的意义在于,当身处安逸生活的我们整天将梦想挂于嘴边,张口闭口地大谈梦想为何物,然后逢人便大肆鼓吹:为何不踏起脚步,捋起衣袖,大步地朝梦想前进,投身于实践,一步一脚印,让自己离梦想更近一点。说千遍不如脚踏实地做一遍,也许我们就会发现其间的奥秘和不同。

通过这次支教,我发现自己未来的方向在迷雾中显露出了微光,此次的支教的目的并非求名求利,而是向整个社会学习的过程,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与当地孩子、村民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在支教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并非迷茫地过日子,不再是只为了简单的活着而活着,而是活出我们自己的精彩。

进村的道路,并非一片坦途,穿插其间的“十八弯”山路,路边滚落的巨石,这一切都让这段路途变得更加的艰难,这造成很多大员工对这里望而止步。终于,经过一路颠簸我们来到了富竹村。

实践队员们坐在前往村里的小巴车上。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人仁 摄

抵达村里,村主任热情地接待我们,他为我们讲述了他硕士毕业后又回到家乡投身乡村振兴的初心以及曾经遭遇的艰辛,让我深切地感受到当代大员工并非都是所谓的“享福怕苦”,他便是我们的榜样,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将自己的学问在于社会有益之处施展,不要担忧吃苦,更加不要畏惧恶势力,同时也要保持不断的学习,珍惜所有的学习机会。

来到这里的这些天,反思自己,其实我并非事事尽善,第一天教案没有准备充分,由于缺乏上课经验,上课的时候有些孩子没有完全吸收我教授的知识,甚至偶尔还会抱怨,这都是我自己的不足,让我在上完第一节课之后,感到惭愧。

实践队员在上课。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人仁 摄

现今,我能够为了一个更加丰满的教案,折腾到夜深,为了能更好地排疑解惑,下课我便向同学们收集问题,之后根据自己的理解把问题讲清楚。

让我唯一深感遗憾的是没有时间与同学们好好谈下做人,和他们介绍大山外面的世界。但我转念一想,我已经用自身的行动告诉大家,为人处世之道便是要认真,要永不放弃,要有始有终。接下来,我将会在这些方面和孩子们多做沟通交流,鼓励他们走出大山,在其学业有成后,回归故土,报孝父母,报效乡亲。

实践队员们在准备教案。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人仁 摄

这次支教让我体会更加深刻的是我感受到了真正的快乐,欣喜自己学习到了在学校课堂里无法学会的东西,从村主任身上学习到的不断尝试、无惧犯错的团队精神,从队员身上学习到的相互包容、相互帮助的先锋精神,从村民身上学到热情待人的待客之道,从孩子们身上感受到的单纯善良,对知识的渴望,那一双双瞪大的充满求知欲望的眼神,我相信我这辈子都无法忘记。

实践队员在解答孩子们的问题。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人仁 摄

在支教过程中也有欢乐的时光,无论是每晚开会的时候,大家互相调侃,还是大家累了一天在一起吃饭,还有晚上带领村里的大妈们跳广场舞的时光。当然这些天里,队员们之间也产生过矛盾,虽然会存在小摩擦,小矛盾,但那也只是开心大餐里的一些不可或缺的调料,就像一碗清粥也总要佐上些许小菜,如此方能将咸淡有度。总之,谢谢大家,让我过的如此充实,如此满足和快乐。(通讯员 陈子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