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司三名同学在“感动员工的十个故事”征文中获奖
信息员:王坤发布时间:2011-09-21浏览次数:103
谦谦学者 淳淳教诲 ——记作物学院林彦铨研究员 认识林彦铨先生,是从团刊上。学院员工文学刊物“田园曲”三个苍劲秀美的大字下面赫然印着刊头题字“林彦铨”,顾问“林彦铨”。从学姐口中,我知道他是学院的总支书记,是学校为数不多的几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之一。未见其人,先仰其名。 近距离接触林先生是在入学不久的新生典礼上。我聆听了他的教诲,得见其面,得闻其声。先生精神矍铄,目光慈祥而睿智,讲话不多,平实隽永,富有见地。可惜由于讲台的高度,对先生只能仰视。 真正与先生相向而谈求学问难,是在他陈设古朴,散着书香气息的书记办公室。与学界名师面对面的平等交流,亲耳聆听名师的淳淳教诲,消解疑难一直都是我的梦想。由于事先没有预约,我们的造访显得有些唐突。敲了两下门,得到允诺后,我们忐忑不安地走到先生办公桌前。先生放下笔,客气地站起来同我们交谈,话语中透着儒雅,没有丝毫架子。得知我们来意后,先生微笑地说,他是研究自然科学的,指导我们参加社会科学类学术作品竞赛怕是做不好。是的,民间信仰研究对于研究甘蔗改良的他来说委实太陌生了。看看我们一个个涨红了脸,先生呵呵一笑,说:“不然这么办,我与大家一同学习,提供一点建议,具体恐怕要靠你们自己咯。”先生爽朗的笑声给了我们莫大的勇气和鼓励。后来,我从在党总支办公室工作的老师那里了解到,老先生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忙人。他承担了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平常要指导博硕士生做实验,还要频繁外出调研和参加校内外各种会议。“指导本科生参加学术作品竞赛还是第一次!” 再次造访先生是在五月一个酷热的中午。那时先生正埋头作材料,肩上披着一条旧毛巾,旁边端放着冒着热气的方便面。事先约好要在十一点半请他帮忙填写导师对所申报作品理论与现实意义说明,由于任课老师拖了课,待我赶到时已比约定时间晚了半个多钟头。先生没有责怪的意思,也没询问原因,而是歉意地和我说,他要准备一个重要会议的材料,作品申报说明不能马上填好,但他会尽快写好给我们。一样是站立着并微笑着和我交谈。我点点头,客气地与他道别。先生的朴素、坦诚、谦逊及对晚辈的宽容久久萦绕在我心头。出门的时候,我发现眼角有些温润。此后每每造访先生,都能收获新的感动。 先生不仅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有高深造诣,而且知识广博、思维开拓。对所申报的作品,我惯性地把民间信仰当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把它的作用定位在文明传承上。先生却敏锐地认识到闽南民间信仰在海峡文化交流和构建和谐村落中的作用。在申报书的说明上,我看到这么一短话:“、、、、福建省南部农村地区民间信仰与台湾地区近似。通过对其研究分析,有利于增进两岸交流、、、、、。”读着说明,我感慨不已。从同一起点出发,仅隔十天,先生已遥遥领先于我。虽然不是专长,但在与之讨论作品论点过程中,先生总能旁征博引,侃侃而谈,而且所讲内容透彻生动。我能深切地感受到他思路的明晰活跃。 与慈祥待人不同,先生治学异常严谨。开始着手写论文之前,先生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论据要准确真实,模糊不清的不能用;二是观点要明了清晰,模陵两可不能有。为此,先生特地要求我们在查阅别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设计自己的问卷,利用假期开展深入调查研究。对于完成后的作品,先生总要反复斟酌,大至引用核实,小至错字标点,他都一丝不苟地订正。论文的每字每句都凝聚着先生的心血。在先生细致严谨的指导下,我们申报的作品日趋完善,并顺利晋级决赛。提交作品决赛和终审答辩作品前期恰逢先生外出调研。在收到我们发的信息后,先生在结束考查后连夜赶回,对作品进行了详细批阅,并实事求事地写上推荐说明。面对先生,我无法压抑心中的敬意。先生言传身教,折射出了崇高人格的光辉,也深深影响着我,鞭策着我前行。我把这无限的敬意融进了文字,在作品的致谢词上我写下了这么一段话:“本课外学术科技论文是在前作物公司党总支书记、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林彦铨研究员的精心指导下完成的。论文从资料收集、整理,到文章的撰写、修改,都凝聚着指导老师的心血。导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孜孜不倦的工作作风,敏捷的思维及对晚辈的包容和爱护使员工深受裨益,也将成为我们一生中的宝贵财富……” 也许若干年后,当忆起四年大学时光的时候,最值得我怀念的不是校园美丽的风光,不是校园宏伟的建筑,而是在与先生交往的这一段日子。这所学校因为有无数像先生这样造诣高深而又谦逊和蔼的师长才更值得怀念。 (余景波) 隐形的翅膀 ——记作物学院刘飞翔老师 “员工是学校放飞的雄鹰。”第一堂科技论文写作课上,刘飞翔老师如是对我们说。尽管当初并不理解刘老师的良苦用心,而今回首与老师近一年亦师亦友般的问答交流时光,恍觉肋下有一对隐形的翅膀,一直跟着老师飞翔。 那是大一下学期期初的时候,怀着转专业失败的沮丧和对所修专业(农村区域发展)的偏见,我踏着迷茫的脚步走进新学期第一节课的课堂。刘老师正微笑着和后排的几个同学交谈,原先想坐在后排的我只好选择前排的座位坐下。说实话,对于当时的我们来说,论文写作似乎只是毕业时候的事情,距离我们还非常遥远。而在我心里:科技论文中冰冷的数字,枯燥的语言,一成不变的结构,以及永远与“农”形影相随的写作课题,远不及散文,诗歌来得华美,动人…。简而言之,对农科专业的偏见和高考以后懒散的学习态度,使我和一部分同学产生了很强的厌学情绪。 然而,年轻却富有经验的刘老师似乎看透了我们的心思。一节课下来,得知老师也曾是农区专业的员工;得知农区专业所得到的高度重视与广阔前景;得知历届学长学姐的良好就业情况和他们所获得社会的好评…。 以后的日子里,每一次上完刘老师的课,总会感觉背上的行囊又充实了知识的粮食,足下的步伐有增添了前进的力量。 在刘老师的课堂上,气氛总是很活跃。没有人睡觉,看小说,玩手机,逃课,早退…。偶尔有同学情不自禁地接着老师的话谈开其他话题的时候,旁边的同学就会轻喝:“小声点,我快听不清楚了。”的确,刘老师总是会从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各学科的不种角度,授予我们大量的信息,稍不注意就会错过许多精彩内容。为什么要讲这么多的课外知识呢?在这次写作之前的采访中,刘老师这样回答:“现在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书本上的内容比较单一且跟不上现实中知识更新的步伐,我们不能教你们用过去的知识研究今天的 问题为明天服务。” 刘老师不仅教会我们科技论文写作的基本理论,还引导我们深入开展实践。他让我们每5-7人自由搭配组成论文写作小组,指导我们一起选择确定调查课题,撰写开题报告,设计调查方案,开展模拟答辩…。严格细致地按照毕业论文写作的程序要求开展实践教学。每一次讲授理论知识的时候,他总会结合部分小组的调查课题,给予我们具体指导。许多晦涩难懂的概念,因此变得生动形象。他常常以社会关注的问题为例,与我们共同探讨分析,在偱偱善诱中引导我们从农区专业要求的视觉出发关注社会,思考问题….. 2007年4月,在我们小组着手调查的时候,学校一年一度的 “两赛”活动拉开了序幕。刘老师鼓励班上同学积极报名,并主动担任起指导老师的工作。 对于刚刚接触论文写作的我们,参加课外学术作品大赛充满着挑战。在刘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小组的调查课题从“流动儿童的犯罪问题”到“第二代农民工发展困境”一步步深入,一步步走向成熟。 当我们从老师那里拿到初赛作品的初稿的时候,我们惊呆了。只见作品上满是红色修改记号和点评,从结构安排到语言表达,到图表的绘制,直到参考文献,刘老师一一指出不足和改进意见,连标点符号的错误都不被放过。那一次,我们被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度责任心深深地打动… 随着我们的作品顺利通过初赛,进入决赛,科技论文的课程也接近尾声。 一学期下来,我不仅掌握了科技论文写作的基本原理,技能,对班上13个论文小组的课题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还养成了从不同学科角度思考问题,特别是从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要求关注思考社会问题的习惯。我们渐渐地感到肩负着“三农”事业发展的责任。 “你们是学校放飞的雄鹰…让我们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一起飞翔…”依旧清晰地记着刘老师在第一堂课上告诉我们的这句话。回首一直以来刘老师向我们传道授业,与我们倾心交流的时光,他不曾忽略我们每个员工,不只完成他的教学任务,更帮助我正视学习,正视专业,树立社会责任感。 是的,刘老师为我们插上隐形的翅膀,带着我们一起飞翔。 (陈彩虹) 不计辛劳一砚寒 愿化春风绿田野 ——记作物学院朱朝枝老师 2007年10月8日,我们怀着强烈的好奇心,早早地在教室里等待大学的第一堂和第一位老师。望着崭新的课本,封面上赫然印着《现代科学与技术概论》主编:朱朝枝。距离上课还有十多分钟,只见一位中年老师,手提一个黑色公文包,身着一套笔挺的黑西装,戴着一副黑框边大眼镜,面带微笑,精神抖擞地走进教室。在老师简单的自我介绍之后,我们得知,面前这位和蔼可亲的学者,就是这本书的主编!一个学期过去了,聆听朱老师的谆谆教导,感悟朱老师的滴滴真情,我禁不住对他肃然起敬。 亲切大师 朱老师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亲切。他戴着的黑框边大眼镜并没有给人神秘之感,相反,让人倍感亲切。他喜欢微笑,他的眼睛会说话,通过墨镜的放大,笑意反而传达得更加明显。每次点名时,他喜欢调侃那些该喊“到”却没喊的同学为重点跟踪对象,久而久之,印象中枯燥的点名,被朱老师演绎成精彩课堂开幕的前奏。 渊博的学识、高深的造诣,让同学们对朱老师充满敬意,可掬笑颜、和蔼的话语又拉近了我们师生间的距离。在朱老师为同学们开的每一次讲座上,同学们总是在互动环节中争相提问。这时,朱老师总会耐心地联系自己的切身经历,微笑的解答同学们的疑惑,非常有大师的风采。同学们听完讲座之后不仅收获了知识,更收获了对朱老师亲切讲解的感动。 踏实隐士 朱老师的踏实从他认真勤恳的工作态度就能强烈的感觉出来。1984年一毕业,怀着服务农村的坚定信念,他来到了闽西北偏远的山区县——尤溪,自愿下乡驻点开展科教兴农活动,一边带领农民进行中低产田改造,一边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在那里,他毫无怨言。尽职尽责的精神使他获得宁德屏南高山区乡亲们的极好口碑。那里的老百姓一提起朱老师,就会竖着大拇指赞道,“他是我们农家人致富的金钥匙呢!”而对于这些,朱老师总是谦虚地说:“只要农民兄弟一天天富起来,我高兴啊,换了谁谁都会这样干的。”两年后,朱老师被调回了校部,但在教学之余,秉着对农民朋友的深切关爱,他依然走在基层农业科技服务工作的前沿,默默地奉献自己的青春智慧。他不顾酷暑严寒,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科技推广,科技咨询、试验示范、技术培训等工作。足所迹处洒满辛勤的汗水,更化作如酥春雨、沁人心田、润泽四方。20多年来,出于对事业的淳朴热爱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朱老师呕心沥血,废寝忘食地求索真理、奉献青春,即使银丝爬上双鬓,也一如既往地热血沸腾,一往情深地风雨兼程。 耕耘之士 朱老师上课总要求我们要求真务实。他自身就很严格要求自己。他从不缺课,不迟到,不提早下课,不请人代课,不因私代课,他上的课总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他不仅在课堂上像个耕耘者,在科研方面也是不折不扣的战士。他率先在全国的作物学一级学科下创建持续发展与推广学二级学科博士点,并实现了在该专业设置的前五年,就构建了从本科、硕士到博士的培养体系。朱老师孜孜不倦地钻研,使他在很多学术领域有所建树。他除了主编全国统编教材《现代科学与技术概论》、《农村发展规划》之外,还出版《反季节蔬菜栽培新技术》等教学书籍,在农业发展,农村区域发展方向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研究路线并获得丰硕成果。他有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般的奉献精神,矢志求真的科研态度,他不需要讲长篇大论的大道理,他一点一滴的耕耘是他泱泱云水的奋进之心的最好诠释。 荣誉之士 朱老师所取得的成就无疑是辉煌的。他有着无数令人不禁竖起大拇指的荣誉称号。他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省优秀教师,省优秀共产党员,发表论文50多篇,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0多项,主编全国教材教材,出书论著,获校科技下乡“先进个人”称号七次,省“新长征突击手”称号二次,2005年他还获得“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等荣誉称号……面对着数不尽的荣誉,朱老师只是淡淡一笑,对他来说这一切犹如过眼云烟,不断努力奋斗,不断与时俱进,不断持续创新才是他的最终追求。朱老师从不炫人以惊世的才华,也不自傲于超群的智慧,从不自满于天下桃李的感戴,也不自得于人正影端的无悔,但却得到“天地君亲师”的礼遇和“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殊荣。朱老师感动天下的就是那昭示人格魅力的师德。 朱老师为思想倾注灵魂,为雏鹰拨开云雾,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计辛勤一砚寒,愿化春风绿田野,一颗又一颗明天的太阳在他手中托起。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是朱老师心中自然内化的一种“魂”! (陈坤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