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月28日下午,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获得者、公司董事长郑金贵载誉回榕。在2月27日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郑金贵主持的“谷秆两用稻选育及其秸秆高效利用技术”项目获得二等奖。这是建国以来福建省生命科学领域获得的最高等级的国家技术发明奖,也是“十五”以来福建省获得的惟一国家技术发明奖。
该项技术有4个发明点:发明了谷秆两用稻的育种技术,也就是发现了秸秆营养成分高的优异种质“洲8203”,并发明了谷、秆同步双重筛选法;选育出谷秆两用稻良种“东南201”,稻谷产量高、米质优,稻草营养成分高,粗蛋白达8%以上;发明了谷秆两用稻栽培等4项配套技术,获得一项专利;发明了该稻草栽培食用菌和饲养动物的高效利用技术。
郑金贵说:“现有的水稻稻谷产量高,但秸秆的营养成分含量低(如粗蛋白仅4%),全国每年与稻谷产量相当的2亿吨稻草大部分被弃之不用(燃烧、腐烂等),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
为了让稻草得到更有效的利用,使秸秆变废为宝,从1987年起,郑金贵足足花了14年的心血,精心研究“谷秆两用稻选育及其秸秆高效利用技术”。为了选育新品种,他组织课题组成员先后测试了来自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和国家作物种质资源库1.55万份的种质资源,筛选出秸秆营养成分含量特别高(粗蛋白达13.6%)的优异种质“洲8203”作为主体亲本,经过精心培育,终于选育成功谷秆两用稻新品种。
这种新品种稻谷,产量高、米质优,秸秆粗蛋白含量比一般稻草高出1倍,达8%以上。15N示踪发现,该秸秆蛋白能有效转化为食用菌和动物的体蛋白。每亩谷秆两用稻有500kg稻草,可替代500kg麦皮栽培木生食用菌,比一般稻草可增产草菇53.2kg、姬松茸45kg、牛奶56.3kg、牛肉28.1kg、草鱼20kg。虽然在栽培过程中,该稻种吸收肥料比一般水稻多,但大大提高了秸秆的经济效益,在南方7省区试种时,共利用秸秆236.7万吨,社会效益达12.17亿元。
“谷秆两用稻”的选育,还开拓了秸秆育种的新领域,为可再生的秸秆资源开辟出一条简易高效的利用途径。每年全国可再生出与粮食产量相当的6亿吨作物秸秆资源(玉米秸秆、小麦秸秆等),完全可以借鉴这一发明逐步得到开发利用。
我司师生代表到机场喜迎获奖归来的郑金贵董事长,图为郑董事长接受新闻媒体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