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实地做科研 淡泊名利树榜样

信息员:陈云发布时间:2014-10-22浏览次数:570

    王乃元,男,汉族,中共党员,浙江省仙居县人,系公司作物科学学院研究员,曾荣获福建省2008年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独立完成)、福建省1990-1993年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合作完成)、国家教委1995年科技进步三等奖(合作完成)。先后主持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福建省国家科技项目备案计划、福建省农业科技重点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科技计划等科研项目,并参加10余个省部级项目。主持和参加育成的审定水稻品种(组合)8个,推广1100多万亩;以第一完成人育成“金农2优3号”、“农优90”、“威优89”和“金早9号”4个水稻品种(组合);育成了新型细胞质源雄性不育系12个,其中优质米不育系8个;获得2项发明专利授权;主持完成和鉴定4项技术成果,分别达到同类研究国际先进和国际领先水平;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论文21篇。在科研创新育种方面他一直都是身边党员的好榜样。

出身农村:用行动造福农民

    他出生在条件艰苦的时代,在农村长大,那时的农业落后,机械化水平低,科技不发达,粮食产量比较低。他们村庄有块土地的水稻产量比其它田地的产量格外的低,大家纷纷议论说这块地的稻瘟病比较严重,所以产量才有300-400斤,大部分的人都认为这块地就只能这样了,不可能提升水稻的产量了。过了一段时间,一个农技推广员来到了他们村庄,得知这块地的情况后,他带来了另外一种水稻的新品种种植在这块田地,当年的水稻产量达到了700-800斤,这让年轻的王乃元对这个“神奇”的品种有了深刻的认识,那时,在他心底便立志要做一个科研工作者,为实现粮食产量的提高而奋斗。

    就是这件事的影响,他便带着兴趣与时代的使命感走上了科研的这条道路。进入公司后,便从事水稻种质创新育种工作,为了加快育种的进程,便经常折返于学校与海南育种基地,最初去海南基本上都是一去半年,从11月份到来年的5月份,那时海南的条件相当的艰苦,可谓是“三无”,无电灯、无自来水、无厕所。他们的生活用水都是去水井里打,烧饭的柴火都是自己去砍伐树木,到了晚上就是点着煤油灯或则蜡烛来照明,过着原始一样的生活。但是这么艰苦地条件也没能让心怀崇高理想的他屈服,反而使他更加能克服困难。

不畏艰险:用勇气战胜歹徒

    田间地头灼热的阳光使从事育种工作的他流汗,丧失良知的地痞流氓却使他流血。

    96年4月11日下午,他和同事郑吉焕,在福建省育种队海南驻地三亚市南田农场爱泉分场新村租用的民房里,忙着制作包装种子的袋子,5时许,两名男子闯入屋内,气势汹汹地吆喝他与郑吉焕,要求他们给钱,他们仍忙自己的活,不予理睬,两名歹徒就冲向郑吉焕,揪住衣领,拳击头部,威胁道:“赶快交出钱来,不然就揍死你。”他们不从,且勇敢与其斗争,歹徒遭反抗后,打红了眼,恶狠狠地抓起房间内的缝纫剪刀和裁纸刀刺向郑吉焕。王乃元老师见势不妙,奋不顾身冲上前去制止歹徒,歹徒就把利刀转而对准了他,歹徒挥舞利刀,他一边徒手架开,一边向大厅后退。几番搏斗,他的右脸部被道具戳伤,血流如注。

    这时,房东,其他南繁育种科研人员和周围的群众闻讯赶来,俩歹徒才闻风而逃。在热心的群众帮助下,浑身是血的王乃元老师被送到附近的南田农场医院救护。

    值得庆幸的是他的伤势很快得到了恢复,在有关方面的敦促下,现场目击人员联名上告的呼声中,海南省三亚市公安局南田分局很快将两名寻衅滋事、敲诈钱财的歹徒中的一名擒拿归案,并依法给予了严惩。

    在他看来,这些伤算不了什么,歹徒的存在也吓不倒他,他始终铭记着自己的责任,自己的使命,坚持折返于田间试验基地,常年累月地深入一线工作。他知道只有坚持与研究对象接触才能认识、鉴别并发现研究对象的优缺点及各个品种的差别,为选育出优良的品种奠定基础。

矢志创新:用坚持孕育成功

    他从事水稻遗传育种研究工作32年,本着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矢志不移的精神,深耕作物雄性不育遗传研究,提出了一种遗传规律独特的杂交稻育种方法——“新质源杂交稻”育种技术,开创了“普通野生稻新型雄性不育细胞质CMS-FA杂交稻”研究新领域。

    他始终坚持本着自主创新的理念做科研,自主探索研究,提出和发表了植物细胞质-细胞核多育性基因基础上的核质互作雄性不育假说。该理论假说具有三个主要特点:(1)继承和发展了经典植物雄性不育三型学说、二型学说和一型学说,三种学术都能够与该假说兼容。(2)更好地解释许多自然界植物雄性不育遗传(包括经典理论难以解释的)现象。(3)更深入认识植物雄性不育遗传机制,能够更好利用植物雄性不育遗传规律、开创植物杂种优势利用新途径。该学术思想得到中国科学院鲍文奎院士、中国工程院袁隆平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王培田研究员、浙江农业大学高明尉教授等专家的认同和肯定。已经列入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的新质源杂交稻就是依据该理论假说为基础,经过艰苦、漫长的探索研究,逐渐建立、发展起来,开创了杂交稻育种研究新领域,为我国杂交稻技术创新、保持世界领先水平提供新的动力。

    回顾30多年水稻育种经历,他总结说,突破性研究成果的取得,离不开科研团队的付出,“我的科研团队精简干练,特别能吃苦、能战斗、能奉献。多年来,我们顶着各种压力,历尽艰难困苦,敢于实践、敢于失败,没有松懈、没有动摇,始终朝着既定的目标奋进。这种矢志不移的动力来源于历史责任,来自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他认为,科技工作者应该具有淡泊名利、脚踏实地的精神,“唯有淡泊功利,轻装远征,才有可能领悟大自然真实的信息!”

心系祖国:用责任推动种业发展

    潜心科研的同时,他始终关心国家育种的发展,对于我国的作物育种研究的发展历程,他认为有两方面问题值得关注:一是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二是盲目推崇新知识和新技术。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时期没有健全的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科学研究产生的知识、技术和产品基本成了公知公用,虽然促进了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广泛传播,但也使技术人员和产品生产者可以轻易地获得他人的研究成果,客观上弱化了科研人员从事自主原始创新的动力。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多数科研单位、科研人员的工作内容相同或相似,很多种子公司没有自己特色产品。相信随着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的推进,这些负面的效应会逐步得到改善。

    王乃元认为我国育种体制中,应该明确科研单位和企业的社会分工,发挥各自优势。科研机构搞育种,其优势在于知识、技术高度密集,研究条件较好;种业企业的优势则在于品牌、资金和市场。只有种业界的分工定位明确、分配机制完善,各主体发挥最大的效能和潜力,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才能跟上市场经济的步伐,应对国内外种业市场的挑战。

    育种是一项艰苦并具有挑战性的工作,需要科研人员全身心投入。今年62岁的他,仍然保持着焕发的容颜,肩负着为推进杂交稻开拓新的育种技术承担国家的责任,坚持折返于闽西、闽北、海南等地的一线试验田,亲力亲为,推动新质源杂交稻的发展,造福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