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农林学子走进长泰,调研甜玉米种植新貌

信息员:信息员:文/彭菡亭图/冉丽婷发布时间:2021-07-24浏览次数:315

“新时代,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作为农科学子,也要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做出属于自己的贡献。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区多平原、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特色经济作物——甜玉米的主栽区。2021年7月18日公司赴漳州市长泰区鲜食玉米调研实践队来到这里,通过走访当地农户,实地调研甜玉米的绿色农业发展之路。调研的第4天,实践队来到了第5站——山重村。



“你们尽管向我问问题,只要我能答得上来的,我都如实回答,也希望能帮到你们。”说这话的,是陈巷镇古农村的大爷戴有福。“你们这么晚还在做玉米的调研,真不容易,要好好学习”。临走时,戴大爷还抓了一大把自家种的龙眼塞给队员们。事实上,像戴大爷这样的农户,在我们调研过程中遇到过很多次,他们发自内心的想帮助到实践队员,也非常支持队员们学习农业,这些暖心的话都让在队员们心中燃起希望。

队长张小寒感慨,“戴大爷亲切的态度让我想起了我的爷爷,他以前是个知识分子,所以对我们这些年轻人的学业寄予了厚望,我也是因为爷爷的支持才选择农学这个专业。”

“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要加快构建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长效政策机制,让广大农民都尽快富裕起来。”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的指示。山重村村民向给队员们算了一笔账,“算上成本,靠种玉米一年一亩地满打满算也只有两千多元的收入,没钱赚啊”。 不仅如此,近年来,随着气候的变化,农民的收入都不是很稳定,例如去年福建的霜降,就让农民损失很多。

晚上队员们总结调研报告的时候,想起村民们的愁容,唏嘘感叹的同时,也更坚定了这次三下乡的实践锻炼,只有了解农业生产中真实存在的问题,才能在今后的学习中针对性的学习,思考农民增收之道。只有从国家-地方-企业—创业—农民等多维度进行考量,才能有助于新时期的乡村振兴。事实上,长泰政府正试图将长泰玉米文化与当地产业结合,打造了一系列玉米文化节,在传承玉米文化的同时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未来,如何进一步发挥各方优势,将是一个新的思考点。正像带队叶德练老师说的:“我们下乡调研甜玉米种植情况,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农大学子,更应该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为乡村振兴奉献青春力量。”

乡村振兴不仅靠农业,还需要挖掘农业周边产业。走进长泰,浓云薄雾,远山茂林、微风蝉鸣,多少人从远方赶来,奔赴长泰一面之约。据农场主介绍,近年来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打造养生类农家乐综合体发展迅速,以山、水、林、花、水田、果蔬等乡土风俗为要素,将原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的融合延伸发展,推动乡村旅游业从低级向高级、同质化向差异化转变,山区边远穷乡变身养生胜地,农家乐成为旅游业新机遇。农家乐旅游产业将成为一把致富的金钥匙。然而,现在雇人干农活越来越困难,所以未来如何吸引年轻人从事农业工作,是我们现在需要思考的问题。未来,我们农学学子将继续加快研究步伐,全力助推农民增收,实现农业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