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作物科学学院毕业生就业招聘会邀请函

信息员:王文莹发布时间:2011-11-10浏览次数:38

尊敬的用人单位:

您好!

    首先诚挚感谢贵单位多年来对我司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大力支持!为了给各用人单位和我司员工提供一个洽谈、交流的平台,做好我司毕业生就业工作,今年我司将于12月24日举办2012届毕业生招聘会,热忱邀请各企、事业单位百忙之中派员莅临指导,挑选合适的人才。现将我司概况及招聘会具体事宜函告如下:

一、网投十大信誉排名简介

    作物科学学院是公司办学历史最悠久的学院之一,75年的发展历史承载着几代农学人敬业奉献、明德启智的优良传统。现设有3个系;3个本科专业;7个研究所;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9个省部级研发中心;4个国家、省级学术机构挂靠单位;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现有团队队伍92人,其中,教授25人,副教授31人,博士生导师18人,硕士生导师6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7人;教育部科技委员会学部委员1人;农业部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3人;农业部海峡两岸农业技术合作中心首席科学家1人;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1人(甘蔗)、岗位专家6人(甘蔗、麻类);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2人;闽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

二、专业设置

   学院于1962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3年获首批重点团队建设(福建省仅7个);1984年获博士学位授予点。现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作物遗传育种;1个农业部重点学科:作物遗传育种;2个福建省重点学科:作物遗传育种、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作物学;1个博士后流动站:作物学;6个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作物遗传育种、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农业生物技术、持续发展与推广学、农业多功能性产业。

作物学院2012届毕业生人数统计 

学历

专业

人数

合计

硕士

作物栽培与耕作学

6

29

作物遗传育种

13

种子科学与工程

2

持续发展与推广学

1

农业生物技术

1

农业多功能性产业

6

本科

农学

114

252

农村区域发展

138

 

三、双方合作方式

(一)院方提供项目

1、学院将积极配合用人单位做好策划、组织、宣传、联系及接待等工作,保证招聘会的顺利进行。

2、提供招聘摊位,并用学院网站积极配用人单位的形象宣传。

3、协调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就业协议(或劳务合同,或接收函)签订工作,实现双向选择。

二)用人单位提供项目
  1、与我司保持良好联络,做好各项跟踪服务,包括提供用人单位简介、招聘信息等事项。

2、树立良好的形象,共同维护招聘会的整体秩序,并保证招聘会的顺利进行。

3、提供就业、实习机会,保证工资或各项津贴的按时发放。

4、用人单位可赞助本场招聘会,院方将以鸣谢的方式出现于招聘会醒目之处。

四、举办时间、地点及联系方式

举办时间12月24日

举办地点:公司校内

联 系 人:王文莹

联系电话:0591-83789480          

   真:0591-83704487

   箱:21170895@qq.com     

 

 

附件1:作物科学学院2012届毕业生校园招聘会回执表

附件2:作物科学学院2012届毕业生专业介绍

 

 

 

 

 

 

作物科学公司党委

2011年11月10日

 

 

 

 

附件1:

作物科学学院2012届毕业生校园招聘会回执表

 

 

单位名称

 

联系人

 

职  务

 

单位性质

□事业单位 □国有企、事业 □股份制企、事业 □民营企、事业□私营企、事业 □合资企、事业 □外资企、事业

□其他

单位规模

 

单位联系电话

 

参会负责人

 

负责人联系方式

 

单位通信地址

 

需 求 信 息

需求岗位

需求人数

需 求 条 件

薪资待遇

 

 

 

 

 

 

 

 

 

 

 

 

 

 

 

 

注意事项:

有意参会的单位,请于2011年12月22日前与我司联系,并将《回执表》、“营业执照副本”的电子版发至邮箱21170895@qq.com,以便我司确认,提前安排摊位,做好宣传和接待工作。

这次招聘会,将成为我司员工与用人单位沟通交流的现场互动平台,我们诚邀社会各企、事业单位共同携手,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和机遇,展示品牌、塑造形象、挑选人才、达到双赢。

 

 

 

用人单位(盖章):

                                              单位代表(签章):

                                              2011年    月    日

 

 

 

 

 

附件2:

作物科学学院2012届毕业生专业介绍

专业名称: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博/ 硕士)

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熟练的实验操作技术。具有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有较强的独立从事教学、科研、推广和管理工作的能力,能用外语较熟练地参阅专业外文资料,具有初步的听、说、写能力,能通过论文的发表阐明研究工作的进展及成果,能从事农学类科研、教学、推广、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人才。

研究方向

1、糖料和薯类作物栽培与育种2、作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3、作物生理与分子生态学4、作物生物技术5、作物高优工程与可持续发展 6、糖料和特种经济作物栽培与育种7、水稻栽培生理与分子生态8、烟草生产与加工  9、南方耕作制度与区域生态

主要课程

英语、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高级作物栽培生理或高级耕作学、作物生态学、作物高产栽培理论和实践、现代农业生产新技术、作物栽培专题、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语言、专业英语

专业名称:作物遗传育种(博/硕士)

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作物遗传育种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现代化田间、实验室及计算机操作技能;具有较高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开展作物遗传育种学科的研究、教学和推广工作的作物遗传育种高层次专门人才。

研究方向

1、水稻遗传育种2、花生遗传育种3、麻类遗传育种4、作物杂种优质利用5、作物品质遗传育种6、作物分子遗传育种7、植物细胞工程

主要课程

细胞遗传学、数量遗传学、分子遗传学、遗传工程原理与方法、作物高级育种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语言、作物遗传育种专业英语、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态遗传学

专业名称:种子科学与工程(硕士)

培养目标

    掌握种子科学与工程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备现代化田间、实验室及计算机的操作技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英语,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具有较高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开展种子科学的研究、教学和推广工作的高层次人才。

研究方向

1.种子生物学2.种子生物技术3.种子检验检测4.种子产业工程  5.种子管理贸易

主要课程:

英语、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种子生物学、种子工程学、种子检验检测、种子贸易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语言、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高级作物育种学、高级遗传学遗传工程原理与方法、作物种质资源学、高级生物统计、作物起源与进化、生态遗传学、计算机统计软件应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

专业名称:农业生物技术(博/硕士)

培养目标

    掌握农业生物技术的基础理论和有关的分子生物学、植物细胞工程、植物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和酶工程等基础知识;了解农业生物技术现状和发展动态;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独立从事农业生物技术研究和教学工作的能力高层次人才。

研究方向

1.基因工程学  2.细胞工程学  3.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4.代谢与蛋白质学

主要课程

英语、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遗传工程原理与方法、作物高级育种学、作物学专业英语、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语言、分子生物学、数量遗传学、高级生物统计、基因组学与生物信息学、计算机统计软件应用、作物品质遗传育种研究进展、生物化学

专业名称:草业科学与技术(硕士)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草业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草业资源保护开发与经营管理、饲草料生产加工、草坪绿化等方面的基本能力。能在农业以及其它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草业生产与保护工作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研究方向

1、草坪草的栽培与管理  2、草坪草的生理与分子生物学  3、牧草的栽培与管理  4、中草药的种质资源开发与利用

主要课程

英语、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作物生态学或高级耕作学、作物高产栽培理论和实践、现代农业生产新技术、作物科学研究进展专题讨论、作物学专业英语、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语言、草地生态学、草坪草的养护与管理、中草药资源开发与利用、作物生理生态、牧草资源及育种技术、生物多样化的研究方法与保护利用

专业名称:持续发展与推广学(硕士)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高水平的推广学理论和持续发展思想,以解决农村综合性问题为导向,具有整合、创新、推广农村实用技术和持续发展技术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研究方向

1、农业高新技术与持续发展2、农业生态与持续发展3、区域发展与管理4、农业推广与信息管理

主要课程

    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农业、生态学与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与农业推广、WTO与农村发展、农业高新技术概论、农业生态系统管理、高级推广学、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专业英语、可持续发展概论、社区发展规划理论与实践、现代生态学

专业名称:农业多功能性产业(博/硕士)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高水平的休闲农业规划与发展理论,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现代休闲农业规划、经营、管理与服务为核心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研究方向

1、农业多功能开发与休闲产业培育

2、休闲农业规划与管理

3、农业功能演变与农耕文化研究

4、农业多功能与贸易政策研究

主要课程

英语 、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世情与国是论坛、农业多功能性理论与实践、休闲农业经营与管理、学科发展前言导读、WTO与贸易政策 、高级传播学、农耕文化、森林旅游与产业培育、农业景观设计、农业多功能性概论、农业资源优化与配置、农业发展通史、休闲农业规划理论与实践、农产品贸易、农业传播学、环境与区域发展、农业生态学、农业系统工程、农业推广学、农村发展规划、社会调查学

专业名称:农学(本科)

培养目标

    培养扎实的农学方面特别是作物生产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胜任作物栽培、良种培育、良种繁育、种子生产、烟草生产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技术普及、开发推广和农业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农业科技人才。

主要课程

植物生理与生物化学、遗传学、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农业生态学、作物栽培学、耕作学、育种学、种子学、农业经济管理、农业推广学。

就业方向

毕业生适宜在农业管理、农林院校、农业科研、农业企、事业(如烟草公司、种子公司、农资公司)等相关部门就业,从事行政管理、技术指导、成果转化、科研教学、市场营销等工作。

专业名称:农村区域发展(本科)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农村区域发展和农业推广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企、事业、推广部门、政府及事业单位胜任计划与发展、规划与设计、推广与创新、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农业概论、管理学原理、农村社会学、农村发展概论、发展经济学、发展社会学、农村发展研究方法、农业经济学、农业推广学、农业推广技能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从事农业推广、行政管理、教学科研、情报管理与信息咨询、农副产品与农资产品的营销策划、报社与出版社、传播与教育以及科技开发与服务、区域发展规划与管理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