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探访周宁孝子文化,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信息员:发布时间:2019-07-18浏览次数:104

717日,公司FAFU扶贫助农实践队来到周宁县浦源村,在浦源镇纪委书记陈云毅的带领下参观了周宁郑氏宗祠和孝子坊,探访当地孝文化。



郑氏宗祠坐落于“中华奇观”鲤鱼溪畔,宗祠造型独特,形同古船。陈纪委书记介绍,宗祠右前方有一株千年柳杉,树高十丈,干粗六围,树腹中空而枝叶茂盛,村人奉若神明,美其名曰灵樯。相传,郑氏始祖于此小憩,梦见自己乘一巨舟,从者无数,财宝满舱,醒后以为吉祥之兆,遂立下遗愿,要以此树为船桅,建祠如舟形。建祠后子孙满堂,人才辈出,成为当地望族。祠中供奉着历代祖宗的塑像和牌匾,这些组牌工艺精湛,玲珑剔透,每一件都称得上是绝美的艺术品。在宗祠上方还有诸多匾额,均鎏金溢彩,书法精湛。这些匾额都赞颂了郑氏族人的高尚品德,在此次找寻孝文化的活动中陈纪委还主要介绍了体现孝义的“孝迈黔娄”、“孝德动天”。



实践队员怀着对孝子的崇敬心情参观了郑氏宗祠,又跟随陈书记的脚步来到了浦源村东边的一条古驿道上的孝子坊,这是为褒扬郑氏先祖大雅公的孝子事迹而建。大雅公生平急公好义,仗义疏财,孝敬父母,舍身顶罪代父服刑,浦源郑氏后裔为旌其孝行,立孝子牌坊。

当地历史中的孝子事迹完整的刻在牌匾中,广泛流传于当地居民之中,孝子文化已然融入了当地文化之中,成为浦源镇乡村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经过时间的沉淀,当地村民有着深厚的孝子文化底蕴,并将继续发扬传承,为振兴乡村文化,让孝子文化闪烁更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