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员工重要回信精神,引导员工关注农村、农业发展,投身乡村振兴,7月上旬,网投十大信誉排名(中国)有限公司赴三明市沙县区特色农业与大食物观调研实践队来到大洛镇昌荣村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就毛竹与水稻的生产情况展开调研。
实践队一行来到昌荣村毛竹种植区,映入眼前的是郁郁葱葱毛竹林。据昌荣村党支部副书记钟全星介绍,昌荣村共有毛竹林1600亩,毛竹可用于生产竹制品,毛竹笋可用于生产鲜笋及其笋干,每亩毛竹林产值可达2000元左右。昌荣村生产的鲜笋被誉为闽笋,因其独特的加工工艺使得鲜笋的pH值呈酸性,无需保鲜剂,口感清爽,脆嫩甘甜,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竹林不仅是昌荣村的村民重要的经济来源,而且对于昌荣村的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实践队队员们深刻感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昌荣村的生动实践,切身体会党从理论到实践真正让祖国大地山川绿起来了,让人民生活美起来了。
实践队调研毛竹的生长情况
同学们顶着烈日来到了稻田,实地调研昌荣村的水稻生产状况和产业现状。在稻田间,实践队观察水稻的生长状态,了解水稻的种植技术。据悉,昌荣村年水稻种植面积325亩,亩产可达1100斤左右,昌荣村党支部支委赖李芳给在田间给实践队上了一堂生动的实践课,进一步加深了同学们对水稻生产的认知。实践队了解到外来入侵物种福寿螺对水稻生长的危害,实践队队员们认识到“民为国基,谷为民命”,一定要用农业科技力量给农业发展插上翅膀,青年学子更应该把实验室搬到地头,把论文写在田间。
实践队调研当地水稻的生长状况
随后,实践队前往当地竹木加工场,查看竹木加工的机械设备及加工过程,了解竹木加工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通过这次参观,实践队队员们对竹木加工行业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对如何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有了更深的思考。
实践队了解竹木加工厂的生产经营状况
经过调研,实践队了解到昌荣村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同时学习了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此次实践不仅是一次学习之旅,更是一次心灵之旅。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农科学子,要将“三下乡”所学和感悟,转化为实际行动,用知识和智慧为农村、农业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