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清杞

信息员:admin发布时间:2014-11-03浏览次数:2653

 

 

点击查看原图

 

 

 

一、个人简介:

章清杞1973-),公司作物科学学院副研究员,硕导,农学博士,食品科学博士后,2000年赴菲律宾水稻所短期进修。主持或参加20多项科研项目的研究,20多个成果通过鉴定或审定。申请发明专利35项,11项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申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6项。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90多篇,其中第一作者文章28篇。

二、主要研究方向:

1.    巨胚稻:辐射诱变结合杂交方法选育高营养功能型巨胚稻品种(巨胚黑米稻、巨胚糯稻、巨胚不育系、巨胚恢复系、巨胚杂交稻);巨胚稻加工(巨胚发芽糙米、巨胚米胚芽饮料);巨胚基因遗传、巨胚发育形成机理、巨胚稻特征特性、营养特性。

2.    功能稻:色稻、配方米、富含微量元素及功能成分稻米品种选育。

3.    e-杂交稻:长穗颈不育系、e-杂交稻选育,eui基因作用机理。

4.    糯杂交稻、三系恢复系、不育系选育。

三、承担科研项目:

1.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子专题《水稻诱变基因eui2的克隆和巨胚基因ge的发现及遗传分析》,2001-2003年,执行主持。

2.     福建省科技厅科技重点项目,《特种专用巨胚杂交稻的选育与研究》,2005-2007年,执行主持。

3.     福建青年科技人才创新项目,《一个水稻单隐性核不育基因的精细定位及局部遗传图谱构建》,2006-2008年,主持。

4.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富含有益微量元素的高产功能性杂交稻新材料创新及新组合选育》,2007-2010年,执行主持。

5.     福建省科技厅科技重点项目,《高营养功能性稻米品种的选育与研究》, 2008-2010年,主持。

6.     福建省发改委618对接项目,《功能性巨胚稻品种的示范推广》,2009-2011年,主持。

7.     福建省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项目,《高产、优质、抗病杂交稻eII315示范推广》,2010-2012年,主持。

8.     福建省发改委农业“五新”项目,《功能性特种稻种质创新及其深加工产品研发》,2010-2013年,主持。

9.     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功能巨胚稻良种繁育及高产栽培技术示范推广》,2011-2011年,主持。

10.  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高γ-氨基丁酸巨胚稻种质的选育与研究》,2012-2014年,主持。

11.  2013年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超级杂交糯稻高产栽培技术与示范推广》,2013-2013年,主持。

12.  福建省粮食重大专项一期(2008年)、二期(2013),参加。

四、发明专利:

1.       一种具有产彩色米功能稻的选育方法,  ZL201210006610.3(已授权,排名1

2.       一种功能型配方稻米品种的选育方法,  ZL201210145861.X(已授权,排名1

3.       一种巨胚黑米稻及其选育方法,        ZL201210005945.3(已授权,排名1

4.       一种广抗糯稻恢复系的选育方法,      ZL201210145808.X(已授权,排名1

5.       一种高营养水稻品种的选育方法,      ZL201310162309.6(已授权,排名1

6.       一种巨胚黑糯米胚芽饮料及其制备方法,ZL201210006609.0(已授权,排名1

7.       一种多抗耐冷两系不育系的选育方法,  ZL201310161942.3(已授权,排名1

8.       一种光身巨胚红糯稻品种的选育方法,  ZL201310079687.8(已授权,排名1

9.       两系特小胚杂交稻的选育方法,       ZL201210145797.5(已授权,排名1

10.    一种两系富硒三色配方香米稻的选育方法,ZL201310023236.2(已授权,排名1

11.    一种抗虫大柱头三系不育系的选育方法,  ZL201310079707.1(已授权,排名1

12.    另有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4(排名1

五、水稻新品种权申请:

1.       福黑1(黑米稻),公告号:CNA009595E(排名1

2.       福黑3(黑米稻),公告号:CNA009596E(排名1

3.       福黑6(黑米稻),公告号:CNA010388E(排名1

4.       福巨1(巨胚稻),公告号:CNA009597E(排名1

5.       福巨糯2(巨胚糯稻),公告号:CNA010387E(排名1

6.       章糯恢1(糯恢复系),公告号:CNA010386E(排名1

六、品种与成果:

1.     水稻长穗颈不育系XeA1选育,1999年省科技厅鉴定,国际领先(排名1)。

2.     水稻巨胚不育系TgeA选育,2005年省科技厅鉴定,国际领先(排名1)。

3.     杂交稻品种“花23152014年通过福建省审定(排名1)。

4.     杂交稻品种“eII3152008年通过福建省审定(排名2)。

5.     籼型水稻长穗颈不育系福eA6选育, 2004年省科技厅鉴定,国内先进(排名2)。

6.     水稻长穗颈不育系IR68902eA1选育,2003年省科技厅鉴定,国内领先(排名2)。

7.     巨胚稻种质发现、研究和巨胚杂交稻选育,2005年省科技厅鉴定,国际领先(排名2)。

8.     82008年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3)。

9.     2012年神农福建农业科技奖三等奖(排名2)。

10.  12013年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排名3)。

11.  2004年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奖技术发明二等奖(排名4)。

12.  水稻长穗颈不育系协eA2II-32eA、冈46 eA、金23 eA、福eS1、龙特浦eA、福eA7,糯不育系冈46 A糯、D62wxA、嘉农wx2A,杂交稻新组合e27e福丰优11、嘉糯12号、3号、6号等的选育,均通过审定或鉴定。

七、发表论文:

1.     章清杞,等. 长穗颈不育系协青早eA1)选育.福建农业大学学报,2000,29(4):411-415.

2.     章清杞,等. 若干新育成杂交稻亲本的配合力分析.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2000,29:10-13.

3.     章清杞,等. 长穗颈不育系II-32eA1)制种九二0”用量研究.杂交水稻,2001,16(3):24-26.

4.     章清杞,等. IRRI野生稻渗入基因系稻瘟病、白叶枯病、褐飞虱抗性鉴定.种子,2001,(2):15-16.

5.     章清杞,. eui基因对e-杂交稻若干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03,36 (7):735-739.

6.     章清杞,. 不同eui基因对杂交稻干物质积累的影响.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3,21(2):139-143.

7.     章清杞,. eui基因对杂交稻株高、分蘖及叶面积动态的影响. 公司学报(自然版),2003,32(2):142-145.

8.     章清杞,. 高秆隐性恢复系(eR系)的特征特性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3,4(3):199-202.

9.     章清杞,. 籼稻巨胚不育系龙特浦geA的选育. 核农学报, 2003,17(4):245-248.

10.  章清杞,. 优质、抗病籼型长穗颈不育系IR68902eA的选育.公司学报(自然版),2002,31:77-80

11.  章清杞,. 不同eui基因对杂交稻农艺产量性状及籽粒灌浆的影响.公司学报,2004,33(4):414-418.

12.  章清杞,. 籼稻长穗颈不育系福eA6的选育与应用.公司学报(自然版),2005,34(3):278-281

13.  章清杞,. 籼稻巨胚不育系98-14geA的选育与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5,23(3):223-228.

14.  章清杞,. 巨胚稻籽粒灌浆特性研究.核农学报,2006,20 (1):6-9.

15.  章清杞,. 巨胚稻胚重与糙米粒形的关系.公司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5(1):1-5.

16.  章清杞,. 巨胚稻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作物学报, 2007,33(6):1034-103

17.  章清杞,. 籼稻巨胚种质的诱变获得及遗传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2007,40(7):1309-1314

18.  章清杞,. 巨胚杂交稻的农艺及产量性状. 热带作物学报,2007,28(2):33-36

19.  章清杞,. 巨胚稻胚发育的解剖学观察  .核农学报,2008,22(2):122-126

20.  章清杞,. 功能性特种巨胚稻—MhgeR的选育及应用.核农学报,2009,23(2):180-184

21.  章清杞,. 巨胚功能稻的营养成分分析.核农学报,2009,23(5):833-838

22.  章清杞,. 特种稻不育系巨胚813A的选育与研究.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9,10(4):602-606

23.  张艳华,章清杞*. 巨胚稻新品系的营养成分分析.核农学报,2013279):1331-1336

24.  章清杞,. 巨胚稻发芽糙米的加工工艺.亚热带农业研究,2013,9(1):46-49

八、联系方式:

1.     Tel0591-83789330

2.     E-mail376401757@ qq.com

3.     办公室地址:新作物科学楼4